荣誉 Honor
论文 Article
博客 Blog
海报 Poster
作品 Work
专利 Patent
报告 Report
艺术 ART
资料 Data
征稿 CFP list
资讯 Info
搜索
荣誉 Honor
论文 Article
博客 Blog
海报 Poster
作品 Work
专利 Patent
报告 Report
艺术 ART
资料 Data
征稿 CFP list
资讯 Info
首页
科学资讯
正文
憾失诺奖的泛素研究大师Alexander Varshavsky的科研传奇
泛素 - 蛋白酶体体系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
是真核动物中蛋白质降解和代谢的首要途径。近年来,人们开发出了许多干涉 UPS 的小分子,包含 PROTAC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
等。除了作为科学研讨的东西,PROTAC 也有望成为新一代多特异性药物
,引领第四波制药工业的革新,减轻患者的苦楚
。泛素 - 蛋白酶体研讨范畴的大师并不少,其间
最出色的一位就是现任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的 Alexander J. Varshavsky。
(图源:www.bbe.caltech.edu/people/alexander-j-varshavsky)
Alex 凭仗细胞内蛋白降解机制的研讨取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包含 1999 年的加拿大盖德纳奖、2000 年的拉斯克奖、2001 年的沃尔夫医学奖和 2014 年的生命科学打破奖。值得一提的是,200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泛素研讨的 Irwin Rose、Aaron Ciechanover 和 Avram Hershko,Alex 却与之失之交臂,当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辩。下面,
就让 BioArt 总结一下 Alex 为对生命科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感受科研大师的魅力。
编译、撰文 | Leon
责编 | 雪月
染色质结构的研讨
Alex 于 1946 年出生于前苏联莫斯科的一个书香门第,母亲是医生而父亲是一名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的物理化学家。1964 年,Alex 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化学,后来在莫斯科的分子生物学研讨所取得生物化学的 PhD。1970 年,他参加莫斯科的分子生物学研讨所,从事
染色质和基因表达
的研讨。30 岁时,Alex 决定移民美国,来到了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参加 MIT 的生物学系。
刚入职 MIT 的 Alex 决定要继续之前的作业,研讨核小体的分布模式。为了避免核小体沿着 DNA 的“滑动”,Alex 用甲醛处理了 SV40 病毒的染色体,让核小体与 DNA 之间形成交联。接着,他用限制性内切酶对 DNA 进行单位点或多位点的切开。有意思的现象呈现了,他们发现
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比其他位点更简单被酶切,该位点位于 DNA 复制起点和启动子附近的区域
【1,2】
。后来,类似的实验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用 HaeIII 内切酶可以把长度约 400bp 的一段无组蛋白的 DNA 切除出来。
这些发现第一次证明,
SV40 基因组的调控区域比其他区域更敞开(更简单被内切酶切开),而包含组蛋白的核小体不存在于这些区域
。
同时期的其他几个课题组也用非特异的 DNase 证明了这种染色质结构的存在。
泛素化润饰在细胞中的功用
泛素 - 蛋白酶体体系(图源:Paul G Corn)
1978 年,对组蛋白泛素化的研讨把 Alex 的注意力从染色质搬运到了泛素。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株骤变的细胞,这些细胞在 32 摄氏度时正常成长,而在 39 度时中止了割裂。此外,日本科学家发现,这些细胞在较高的温度下,组蛋白的泛素化受到了抑制。
Alex 怀疑这些细胞的泛素体系存在缺点,导致不能正常割裂。他揣度,把泛素连接到组蛋白上所需的某些酶简单被高温损坏。
机缘巧合的是,在以色列 Avram Hershko 课题组读完 PhD 的 Aaron Ciechanover
(师徒均为 2004 年诺奖得主)
来到了 MIT 做博士后,但并不在 Alex 的实验室。鉴于 Aaron 有泛素研讨的经历,Alex 邀请他和研讨生 Daniel Finley
(现哈佛大学教授)
一同研讨那株细胞。他们发现,这株细胞中 E1 酶的骤变是导致泛素化功用缺失的原因
【3,4】
。别的,这也为他们供给了在活细胞内研讨蛋白降解的良机。确实,他们发现这些细胞也失去了降解蛋白的能力。
这个发现第一次表明,泛素化介导了活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
。
为了充沛了解泛素体系对细胞生理的影响,Alex 使用了酵母作为模型进行研讨。当时,Avram Hershko 等现已判定出了泛素化润饰所必须的 E1,E2 和 E3 酶,而且发现蛋白质的降解需求多个泛素分子组成的链,而不是多位点的单泛素润饰。几年后,Alex 的作业揭示了多泛素链的功用,而且展示了单个泛素分子是怎么组装成链的——泛素分子之间经过异肽键相连,位点通常是 K48 和 G76
【5】
。Alex 还确定了泛素体系在细胞中的功用,包含细胞周期的调控、DNA 的损伤修正
【6】
、蛋白质的组成
【7】
、转录调控、应激反应等等。
Alex 的研讨证明,泛素体系不仅在试管中起效果,在活细胞中也至关重要。
“无所不能”的泛素化润饰【8】
蛋白质降解的 N 端规矩
Alex 还克隆了泛素基因,发现了第一个被泛素化的底物、第一个去泛素化的酶和第一个特异性的 E3 泛素连接酶。此外,Alex 还判定了泛素化的非降解功用。
到这儿,人们现已知道泛素可以符号需求被损坏的蛋白质。反过来,将要被降解的蛋白本身或许也带着有信号,以告诉 E3 酶是否要向它们增加泛素。这样,细胞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条件下铲除不同的蛋白。1986 年,Alex 发现了决定哪些蛋白会被降解的规矩
——N 端规矩(N-end rule)
【9,10】
。蛋白的 N 端氨基酸的品种决定了其在细胞内的分解速率,这一规矩适用于从原核到真核的各类生理及疾病进程。简而言之,N 端规矩途径利用一组脱酰胺基、精氨酰基化等效果,使非稳定蛋白的 N 端氨基酸露出出来。这种特定的信号会被特定的 E3 酶辨认,然后介导多泛素化和蛋白降解。
这篇发现 N 端规矩的论文现已被引用了超越 1000 次
酵母细胞的 N 端规矩【11】
办法学的研讨
Alex 认为,高质量的东西和办法是科学研讨的推动力。
他痴迷于新东西的开发,这些东西也反过来促成了他自己的科研发现。
除了许多用于泛素研讨的技术,Alex 还开发了用于研讨 DNA 复制和染色体分离的二维电泳办法。他还引入了低离子强度
(~10mM)
下的凝胶电泳以研讨 DNA 结合蛋白,这个办法即 EMSA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的原型。别的,许多人都做过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
实验也是由 Alex 实验室创造的。
人才的培育
Alex 直接辅导过许多出色的科学家,除了上述的
Daniel Finley
教授,还包含中科院生化所的
胡荣贵
研讨员
、复旦大学的
李继喜
教授
、Rice University 的
Bonnie Bartel
院士、Yale University 的
Mark Hochstrasser
院士和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的前主任
Stefan Jentsch
等。
正文完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走访建筑」微信公众号😘
2020年中国CNS大爆发 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舞台尽展风采
上一篇
国际知名细胞生物学家David M. Sabatini涉嫌造假的CNS主刊多达16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