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世界闻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David M. Sabatini 被曝 45 篇 SCI 论文涉嫌造假,其间 CNS 主刊论文多达 16 篇,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
David M. Sabatini 于 1968 年 1 月 27 日出生在一个科学世家中,他的父亲是纽约大学细胞生物学名誉教授,母亲是病理学家,兄弟 Bernardo Sabatini 是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1990 年和 1997 年,David M. Sabatini 别离获得布朗大学和约翰普金森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成功的从大鼠大脑中分离并纯化出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极大的促进了细胞生长和养分代谢方面的研讨。因而,在其博士结业的那年就被怀特海研讨所聘为研讨员。2002 年,David M. Sabatini 加盟麻省理工学院,持续探求 mTOR 对癌症、糖尿病和衰老等人类重大疾病产生的调控效果。
围绕着 mTOR 的效果机制和对多种疾病产生的调控功能,David M. Sabatini 教授取得了众多重大的原创性研讨成果,总共宣布 SCI 论文 126 篇,总被引次数为 14000 余次,H 指数高达 57。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他宣布的总论文数目不多,可是这些论文的质量非常高,126 篇论文中,CNS 主刊多达 70 余篇。
除了在根底科研范畴具有出色的体现,David M. Sabatini 教授在应用研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围绕着养分代谢疗法,他总共获得了 28 项发明专利。根据这些成果,他还创办了三家生物医药公司:Navitor, Raze Therapeutics 和 KSQ Therapeutics。
因为在根底研讨和应用研讨方面都是成果斐然,David M. Sabatini 教授被颁发了众多荣誉奖项,比方 2014 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2016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8 岁就评上院士,适当年轻有为)以及 2017 年获得迪克森医学奖。
尽管 David M. Sabatini 教授是细胞生物学范畴鼎鼎大名的人物,可是近来,他却深陷造假风云,被曝光的论文多达 45 篇,其间还包括 16 篇 CNS 主刊,咱们来看看其间代表性的论文。
第一篇论文 于 2011 年 8 月 5 日宣布在 Cell 期刊上,论文的标题是《mTOR complex 1 regulates lipin 1 localization tocontrol the SREBP pathway》。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现 mTOR1 经过 lipin1 调控 SREBP 信号通路,提醒了 mTOR1 调控 SREBP 的具体机制,具有较大的研讨意义,因而,现在现已被引用 771 次,是一篇高被引论文。
该论文宣布已有 9 年,直到近来,网名为 Crassispira Quadrilirata 的学者指出图 4A 中,两个图的 Q -PCR 成果相似。
受到质疑后,本文的第一作者 Timothy R. Peterson(现为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他指出经过查询当年的原始数据,发现 HMGCR 组合 FDPS 组的成果并不相同,呈现上述成果产生的原因是准备手稿时错误的仿制,并表明通讯作者会联系出版社进行更正。
第二篇论文 于 2005 年 2 月 18 日宣布在 Science 期刊上,论文的标题是《Phosphorylation and regulation of Akt/PKB by therictor-mTOR complex》。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次提醒了 rictor-mTOR1 复合体能够磷酸化调控 Akt/PKB。该论文现在现已被引用 6468 次,同样是一篇高被引论文。
关于该论文,近来,网名为 Naemacyclus Culmigenus 的同行学者指出图 2A 中,S6K1 的免疫印迹条带重复使用。
这篇论文距今已有 15 年之久,关于这个质疑,论文的通讯作者进行了回应,表明整理图片时呈现错误,导致图片重复使用,而且展现了正确的条带。
尽管通讯作者亲自出马回应,可是网名为 Echinopsis Pojoensis 的学者却不配合,他表明该论文还存在其他图片重复使用,比方图 2A 和图 2B。
关于这个新的质疑,现在作者还未给出任何回应。
第三篇论文 于 2013 年 7 月 26 日宣布在 Science 期刊上,论文的标题是《mTORC1 phosphorylation sites encode theirsensitivity to starvation and rapamycin》。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现 mTORC1 的磷酸化位点决议其对饥饿和雷帕霉素的敏感性,该论文现在现已被引用 302 次。
在这篇论文中,网名为 Calacalles Atomarius 的学者发现图 3D 中 S6 蛋白免疫印迹条带重复使用。
关于这个质疑,该研讨组的成员给出了回应,表明这是论文投稿时图片意外的重复使用了,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查找,作者对该图进行了更正,而且表明这个条带重复使用并不会影响本文的成果。
能够看到,在这些论文中,同行学者指出的图片重复使用问题确实存在。可是值得肯定的是,面对同行学者的质疑,不管是通讯作者 David M. Sabatini 教授还是第一作者,他们都勇于出面回应,而且找到原始数据进行更正。总体来说,论文投稿时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呈现瑕疵无可避免,可是作为谨慎的科研工作者,咱们还是应当稳重的对待每一个细节,这样才干确保满有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