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学生被名校录取结果牵出“灌水”导师

最近学术圈里,一个请求到了海外名校的人,被网友拉出来爆锤。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此人两年前就被网友扒出来过一次,这一次他又来了!

此人姓黄,南京邮电大学 2014 级学生,2018 年毕业的。两年前,他从前由于简历造假失去了清华大学的保研资历。

他的所做作为,在很久以前就受到网友的斥责声: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被名校录取结果牵出“灌水”导师

后来,他的保研资历被清华撤销。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被名校录取结果牵出“灌水”导师

假如这事到这就完毕了,那这个人或许就成了网上的一个笑话,从此隐藏在互联网中。

可是他仍旧没改掉自己的老毛病!

最近又在网上分享自己请求到美国加州理工 EE 系的 PHD,并且是 2020 年仅有一名大陆生。随后还鼓励学弟学妹。可是不曾想,被网友实锤。很多网友怒怼,一个从前学术不端的人,竟然请求到了美国名校的 pHD。所以现在很多做学术的都十分气愤,预备举报他的学术不端行为。

这还不算完!学术圈的原则是一锤到底!

大佬们先是扒了这个人的论文,发现 黄同学本科阶段所宣布论文引证量就很高,这是其间最高的一篇,达 287 次。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被名校录取结果牵出“灌水”导师

单看这个好像看不出什么问题。然而持续扒下去发现,带着他一起发论文的一个南邮的教师,问题更多!黄同学的导师是南邮教授 桂冠,在这篇论文的引文中搜索 G GUI,发现单是桂冠教授就奉献了 142 次的引证量!?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被名校录取结果牵出“灌水”导师
在南邮,桂冠也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教授。从 2017 年起,在不到三年半的时间内,桂冠就宣布了 215 篇学术论文,89 篇会议论文,平均 4 天发一篇。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被名校录取结果牵出“灌水”导师

这真是个天才啊,四天一篇英文文章!

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拉开了。

大佬: 四天宣布一篇 IEEE 论文!

我: 四天写不完一篇开题陈述。

大佬:Access 随意写都能中!
我:做了两年半的课题被拒稿。

事实上,大部分都是 IEEE Access,IEEE Access 是学术界内出了名的水刊,虽然学术质量不高,版面费却高得惊人,一篇就要 1750 美元,可见桂冠教师的研讨经费应该比较充足。桂冠教师不只频繁给水刊投论文,其论文自引量也很高,但大部分都是一笔带过的 无效引证 圈内人看一眼就知道,这种文章放到基金和简历里是负奉献。稍微有点追求的老板都不会允许哪怕博士投这东西的。

假如将来预备在学术圈混,千万不要投。年轻时不懂事或者为了凑数投了,也千万不要再提起来,最好就当没这事。

一个正教授投这么多 Access,除了浪费国家版面费以外,还能体现出其学术追求下限之低,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就算这样,也有一种实验室的固定运营形式是:

水论文——拿水出的论文请求项目经费——拿项目的钱水更多的论文——拿更多的论文骗更多的经费——以此类推

而这些水出的论文没有任何意义,也不配称之为研讨,仅仅人家吃饭的工具罢了。这类课题组由于没有实践产出,只能请求国家的项目。而我们都知道,国家的钱每年就那么多,你多拿了一份,就代表有人少拿一份。

而真实的悉心搞研讨的课题组往往就在那少拿一份的里边。久而久之,愿意真实搞研讨的课题组由于没有经费也只能无可奈何以水论文维生。

说回这次的作业:假如桂冠教授的论文真的造假了,那就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把依据写清楚发给出版社,发给南邮,该怎样处理怎样处理。可是说水论文这件作业,他不应该是背锅侠,现在国内的科研圈就是学阀树立、数论文而不关注论文质量,导致齐冲冲这样的人能大量手握资源。导致了很多博外的博士都不愿意回国找教职,要么被逼屈服在学阀手下,要么就要承受特聘副研讨员这样没有保障的位置,要么不停的发水论文去竞争更多的资源。

这就像为什么那些流量明星现在仍旧可以存在的原因,本钱运作。发水论文,浮躁也是没有办法的,在这个浪潮下,谁能幸免。

人往高处走,做科研需求经费支撑,有了经费才干建立自己的团队。有了团队当然就有了可以进一步做科研的本钱了。仅仅有些人用这些经费做了对社会有项献的作业,发了高水平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有些人用这些经费去发一些没有意义的文章,然后用这些没有意义的文章再去请求经费,如些循环往复。明显桂教授归于后者。

科研的道路想要走远,酷爱和职责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终想感叹一句:中国的科研圈什么时候能迎来真实的春天,让科研作业者有一份体面的作业,且人尽其才啊

正文完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走访建筑」微信公众号😘
post-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