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写于 2017-11-07 [SCITIP 药洲遗址 ]

1.1 药洲遗址的区位

      药洲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越秀区 教育路 86 号,西湖路小区附近,北邻广东劳动大厦,南接南方剧院,东边为流水井街巷,旧城区人文气息浓重,周边不同类型的建筑分布密集,有商业建筑(住宿、餐饮、百货、购物等)、居住小区建筑群(西湖路小区)、办公建筑(广东劳动大厦)和文化教育建筑(南方剧院),距离广州地铁 1 号线、2 号线公园前地铁站 E 出口仅需步行 10 分钟,步行前往最近的教育路公交车站仅需 3 分钟,基础交通设施较为完善。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2 药洲遗址的历史变迁

公元 907 至 971 年,刘龑于广州称帝,号南汉,广州为兴王府,除重修城垣外,并将禺山凿平加以扩大,把城垣向南扩展至现延安路,命名新南城。刘龑热衷兴建宫苑,“故时刘氏有南宫、大明、昌华、甘泉、玩华、秀华、玉清、太微诸宫。凡数百,不可悉记。”

        南汉的宫苑建筑极为奢侈,据《五国故事》记载:“公元 934 年在官内建昭阳殿,昭阳殿以金为天花板,以银为地面,殿内设水渠,渠内放珍珠。殿内东西两柱上,以水晶、琥珀琢刻为日、月装饰于柱上。”药洲曾为南汉皇家宫苑园林所在地,亦是这数不尽的宫苑之中最为著名的园林。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刘龑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史称西湖或仙湖)五百丈(约合今 1600 米),湖中建洲,并在此栽植花药,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药洲遗址作为南汉遗存的皇家园林,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

1.2.1 南汉时期(公元 917-971 年,皇家御苑)

①刘䶮(yǎn)917 年于广州称帝,号南汉,广州称为兴王府,除重修城垣外,并将禺山凿平加以扩大,把城垣向南扩展至现延安路,命名新南城。在北京路建立双门(俗称双门底),并在广州城内外大建离宫别苑,据考证南宫在今西湖路一带。

②西湖北有黄鹂港、宝石桥、紫云阁、玉液池诸胜;南以南宫及石景为主景。

③刘龑从各地搜罗来大批奇石点缀在湖滨,积石如林,美不胜收。

④园景布局以西湖为中心,湖心有“药洲”环湖有奇花异石点缀,绿树丛中亭台楼阁、离宫别苑隐现。

⑤九曜石“瘦”、“透”、“皱”俱备,形状大小色泽各异,屹立于碧湖之中,与丽日晴空交相辉映,水天一色,奇特的石景、多变的倒影,令人仿佛看见海市蜃楼的奇观。

⑥宫苑类型的园林,在湖中作洲渚水局,散理巨石,组配成洲渚水型,求仙意象突出。

⑦南汉以后,逐渐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2.2 北宋年间(濂溪书院 / 转运使署)

①药洲西湖畔建濂溪书院、景濂堂和光霁亭等。

②嘉佑年间,建“航海门”,转运使署转运使司设置于此;又辟“来远驿”,招徕外国贡使。

③水石造型减弱仙道意味,着重于诗情画意的抒发。

④文化特色开始凸显,石上多为诗人铭刻。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2.3 南宋年间

         经略使刘岘大竣九曜园中西湖,大规模湖滨疏导,大力整治湖岸景观,广植白莲花,名曰“白莲池”,更吸引游客来参观。

1.2.4 元朝时期(南海郡圃)

①以园林花圃称胜,有一碧、奥趣、观鱼台、藏春园、濂溪书院等主要景点。

②对宋代原有的瑞芝堂、景濂堂、奉真观及鸣佩亭进行维修,在湖中四岸新设亭台阁宇式建筑。

③纪念先贤人物如周敦颐、葛洪、杨孚等为目的的纪念性建筑大大增进了药洲的人文气氛。

1.2.5 明朝(羊城八景之“药洲春晓”/ 提督学政署)

①明初,湖的面积仍达数百丈,犹存宝石桥、黄鹂港等胜迹,更有高大的九曜石傲立湖中拂晓之时,城中万籁俱寂,旭日冉冉升起,东方彩霞满天,映湖中,水天一色,名石古桥染上一层金黄。碧波粼粼,涟漪荡漾,水面上绿莲红荷,堤岸边垂柳飞絮,更显天地幽清,安静安详,谓之“春晓”。

②正统三年(1438 年),西湖过半面积被填充种植水稻。

③天顺八年(1464 年),监察御史涂伯辅命工取蚝壳围砌莲池四岸,北立爱莲亭。

④成化初(1468 年后),参政张瓒建光霁亭于西岸。

⑤成化七年(1471)按察使宁元善视池积淤,自湖东界引流灌淤入海,种莲数百亩池中,移爱莲亭于池旁。

⑥成化年间(1465-1487 年),西湖水源文溪改道东濠涌入珠江,西湖逐渐淹没,九曜石亦被土掩。

⑦正德二年(1507 年),广东提学副使林廷玉于九曜坊又设立崇正书院。

⑧嘉靖二年(1523 年),提学副使将其改为提督学院署。

⑨嘉靖三年(1524 年),欧阳铎于此增筑照壁和牌坊。

1.2.6 清朝(提督学院署 / 西湖书院 / 公共园林)

①康熙四十八年,对药洲学署修葺,清池扶石,疏池植莲、广种花木,叠石筑亭池中。

②康熙平定三藩时期,将提督学院署调到番禺育贤坊,康熙四十九年,重新调回九曜坊。此后,清朝的广东提督学院署 (相当于现在的广东省教育厅) 便—直设在九曜坊。

③乾隆二十五年,剔石疏淤,搜集故迹,米芾提“药洲”石刻第一次被迁移至藩数东园竹林中。

④嘉庆年间建西湖书院,区范围不断缩小,大部分渐成为街道。

⑤翁方纲修饰风景、清池洗石、广种莲竹,

⑥光绪十三年,浚池叠石,补种松竹,索回米芾书“药洲”石,矗立池亭,此为第二次迁移。

⑦清末将药洲部分改为喻园,喻园南部以“校径晴日”为主体,中部水石亭布局利用九曜石旧有水石景,池南面设水榭、六角亭,建筑物之间连以游廊,群石间砌方洲,形成了社坛、石堤、方洲、洲渚型的水石局。

⑧因为“九曜石”的名气,药洲在清代开始也被称作“九曜园”,连南面的一条街巷,也被称作“九曜坊”。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2.7 近现代(休闲酒家 / 公共园林)

①古药洲学政属心脏地区,开筑横跨东西南北的大马路,原有厅舍无一幸存。

②1940 年,药洲石被移至省财厅东侧,此为第三次迁移。

③1945 年后,原九曜石池沿岸建“九曜园酒家”。

④1953 年,药洲石复位,此为第四次迁移。

⑤1988 年,广州市文管会对遗迹进行整修,清淤去污,发现石刻 81 方。

⑥1989 年,药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药洲遗址”。

⑦1993-1994 年,经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重新设计,建造了仿五代风格的门楼、碑廊和亭榭,之后向公众开放。

⑧1988-1994 年间,把倒伏在池底的九曜石扶正垫高升出水面,增建赏月台、白石曲桥、花基草坪。

⑨2015 年,在广州市委、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推动之下,药洲遗址开始新一轮的文物保护与园林景观环境整治更新工作。

⑩2016 年越秀区政府原计划将庐江书院、药洲遗址、南方剧院做一个三位一体的开发方案,并申请药洲遗址由广东省里面下放到越秀区里管理。目前,药洲遗址已下放到市文广新局,但去年的市政府决定将庐江书院做岭南金融博物馆,由市金融局具体负责筹建。

⑪2016 年 5 月 1 日,药洲遗址环境整治完毕,园区重新开放。

⑫2016 年 12 月 2 日,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委托广东华伦招标有限公司对岭南金融博物馆陈列设计及布展项目于广州市政府采购网进行公开招标。

⑬2017 年市金融局又提出要将药洲遗址交给他们统一使用,市文广新局也同意了,正在征求越秀区政府意见。

⑭2017 年广府庙会汉唐文化主题活动,期间有汉服展示与舞蹈技能的表演。

⑮2017 年 2 月 6 日至 3 月 31 日,岭南金融博物馆筹建办于广州市政府网发布征集岭南博物馆展品的公告。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3 九曜遗石

1.3.1 米题“药洲”石

在池北岸,上有宋代名书法家米芾题刻“药洲”,署“米黻元章题”。该石清代时曾被移到广东布政使署东院和两广总督署,20 世纪 50 年代迁回现地。

1.3.2 海上洲石

     在北岸西面,圆石为顶,若牛头,四旁有 10 余窦相穿。宋熙宁年间许彦先在石上刻诗:“花药氤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潢接,槎客时来犯斗牛。”

1.3.3 池东石

在湖东端,上下两块石相叠,上石状如黑猪,下石形如巨龟,石身有泡沫小孔。

1.3.4 仙掌石

    在池东石南面。有米芾在石上题刻诗:“碧海出蜃阁,青空起夏云,瑰奇怪石,错落动乾文。”明人关鹏在石手掌纹旁题“仙掌”两字。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3.5 九曜第一石

在石堤东侧,石形像鳌鱼。1988 年维修时把石升起约 2 米,在石底部有明嘉靖年间题刻的“此即九曜第一石也”。还有清代书法家翁方纲题刻的篆书“拜石”和隶书“龙窟”等题刻。

1.3.6 药洲石

在湖中偏西处,形如笋峰,高 2.4 米,上刻翁方钢题“药洲”两字。

1.3.7 白色中空石

在“药洲”石西面,上有清人的题刻两处。

1.3.8 珠泉石

在湖中西南面,西面刻“珠泉”,东面刻“钓矶”。

        此外,还有较大的 6 块石散落于湖西南角及西岸、北岸石间。1988 年挖出大小 3 石,置于西部新拓湖上。它们可能是从九曜石崩裂出来的。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4 九曜石与历代文学诗词

近年来曾有学者撰文说九曜石“并非因九座石而得名”,并征引“疑是银河流九天”、“茫茫九派流中国”等名句为例,说明“九”并非实数而是“报言其数多至不可胜计”,此说也有道理,“九”吉利!在广州的一些街巷,有九龙街、九五坊、九功坊、九成坊、九春坊、九曲巷、九如巷、九星巷、九兜巷、九间巷、九有巷、九良巷……但不如九曜坊历史名气之长,加上有九曜石的“威名”,更加衬出“九”之福气、吉利和历史悠久。

        其实宋代时,诗人墨客以“榜舟九曜石下,摩挲前贤题刻”和觞詠其间为一快事。他们亲历其境,互相唱和,留下不少咏石佳句。从诸诗字行句里,我们不难品味出“九曜石”之“九”是实数而非泛指。如宋代诗人方信孺有“九峰参立倚空明,好事传闻应列星”之句(《南海百咏·九曜石》)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九曜石》:“九曜石,在药洲旁。……石凡九。高八、九尺,或丈余。嵌喦峍兀,翠润玲珑,望之若崩云,既堕复屹。上多宋人铭刻,一石上有掌迹,长尺二寸,旁有米元章诗……”

屈翁(1630-1696),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诗人,位居“岭南三大家”之首(其余二家为陈恭尹、梁佩兰),他在清顺治七年(1650),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为避祸,于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又字骚余。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1656),开始北游,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到北京,寻崇祯帝死所哭拜。又东出山海关,周览辽东、辽西形胜,留意山川险阻,志图恢复。他凭吊袁崇焕督师故垒, 赋《出塞》及《塞上曲》。返回关内后, 流连于齐鲁吴越间,而对于广东山、石、泉等都曾目睹奇、怪和其灵气,对九曜石有此叙述,也堂而皇之。

        到了清代,诗书唱和,依然故我。诗人吴兰修则有“九星坠地化为石”“天然九朵芙蓉瘦”先等句(见《学海堂集·卷十一》)。清代另一位诗人赵均的长诗还对九曜石作逐一的描绘:

《学海堂集·卷 11》

九峰突兀当帘青,九曜一一堆珑玲。
有若文殊坐狮象,有若王乔披鹤氅。
有若汉武通天台,晓露高寒谪仙掌。
二石苍瘦如山僧,一佝偻立一扶藤。
四石欹倒如醉汉,上应表天为酒星。

        由于九曜石是南汉御园遗物,且石上多宋代诗人题刻,故历代学者视为珍宝,清代学者翁方纲曾在西湖遗址的涸池中剔截榕根,挖出有宋代诗人米芾题刻的奇石。他还写了《九曜石考》一文记其考证心得。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5 九曜坊与书院

由于药洲遗址内的九曜石知名度大,虽然已经淹没奇石奇色,但在清代时,附近的华佗庙亦称“九曜古庙”,其楹帖云:“愧当代以医名,未能与奸雄破腹穿胸,把他心肠易换;慨沉疴非药治,愿各从平日修身积善,默邀神鬼扶持。”相传为元化乩笔,但也和“药”相配,是否和以后“药洲”相称有关联呢?庙旁的桥也称九曜桥。附近一带形成街道后则称九曜坊,或许是这个原因,近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九曜坊”出现在教育南路。

宋代嘉佑年间,九曜坊为转运使司署。

到了明代正德二年,广东提学副使林廷玉在九曜坊又设立崇正书院。

明嘉靖二年,提学副使改为提督学院署。嘉靖三年,欧阳铎增筑照壁和牌坊。

康熙平定三藩时期,将提督学院署调到番禺育贤坊,康熙四十九年,重新调回九曜坊。此后,清代广东提督学院署(相当于现在的广东省教育厅)—直在九曜坊,而现在的药洲斜对面就是何氏书院的旧址,形成了书院一条街的背景,云集了数百家宗族书院,但现在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大概只有 7 间。如庐江书院、平所书院、三益书院、濂溪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见大书院、曾家祠、青云书院等,催生越秀古书院群。其中保存完好的庐江书院,也就是何氏书院,始建于嘉庆年间的书院,比名声远扬的“陈家祠”历史还要久远,这座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年)。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何氏书院竟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门楼向东,高二层,青砖筑,镬耳封火山墙,碌灰简瓦,绿琉璃瓦剪边,门上石额刻“何家祠道”4 字,楷书。正祠深三进,主体建筑有头门、中堂和后堂。头门面宽三间 11.75 米,进深二间十三架,大门花岗岩石额刻“庐江书院”4 字,有广府文化的建筑基础。据了解,由于广州一带用地紧张,为了节省地方,四合院来到岭南就改成“三合院”——将前面的厢房改成围墙,一般为三间两廊形式,像庐江书院这样完整保留四合院元素的,虽然“占”了九曜坊的地,实际上也是清朝的书香之地,甚至提督学院署也设在此。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按《广州府志》记载:“宋转运使司署在航海门内仙湖街,开宝六年,广南平,其后置转运使。嘉佑中始定置司署,改伪汉南宫为之。案此即今九曜坊之督学署。”又《白云越秀二山合志•衙署九》记:“提督学院署,在城内九曜坊,古名药洲,旧有濂溪书院,明嘉靖元年迁书院于越秀山下,始改为提学道署。”《广州城坊志》亦载:“广东提学司署,在九曜坊旧提督学政署。”由此可见,学政衙门是在现在的西湖路九曜坊内。曾经有人提出,一八三六道光十六年,洪秀全在广州贡院考试以后,为什么要跑到龙藏街那么远的地方去听梁发传道,并得了马礼逊所著的《劝世良言》一书呢?如果按现在的考证来看,他是在九曜坊的学政衙门考试,学政衙门出来,就到龙藏街了,洪秀全应试以后出龙藏街,便是很自然的事。由此亦更加证实洪秀全在广州考试的地点,应是在九曜坊的学政衙门而非贡院。

1.6 九曜“米石”引起的药洲谜局

        但“九曜坊”的名,不如“九曜石”的风水气,药洲九曜石引得文人名士慕名前来,宋代哲学家周敦颐、诗人苏东坡等,都曾到此留石刻或碑刻题记,成为富有历史、书法等艺术价值的一处园林胜迹。其中,当数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笏石(奇石之一)上所题的“药洲”二字最为有名,被历代金石界视为珍宝,尊称为“米石”,当然,在“药洲”逐渐被岁月磨砺的时候,还给人们留下长存的记忆,包括学署。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学署于药洲之内,虽然“药洲”几毁、沧桑几度,但历届学政也曾抢救药洲,不使荒芜湮没。天顺八年(1464 年)监察御史涂伯辅命工取蚝壳围砌莲池四岸,北立爱莲亭。成化初(1468 年后),参政张瓒建光霁亭于西岸。成化七年(1471 年)按察使宁元善视池积淤,自湖东界引流灌淤入海,种莲数百亩池中,移爱莲亭于池旁。嘉靖间,户部郎中叶春及来游,有《药洲九曜石诗》:“苍池流碧玉,传是汉离宫。”“晚入梅花渡,春移菡萏舟,星辰随棹歌,河汉抱樽流。”明成化年间(1465~1487)文溪改道,城内湖水断源,西湖在大自然的变化发展中,逐渐湮没,但后来历史的发展中,“米石”也逐渐形成历史文物,让“药洲”重新回到人们的记忆中,这也不能不说是“九曜石”带来的功劳,难怪宋郭祥正《九曜石诗》有句:“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画状的诗之描摹,道出了“九曜石”的风采。

如今这座“米石”就在“药洲”遗址内,因为形状似朝廷大臣叩见皇帝所执的朝笏,故称为笏石。可惜石上字样已经模糊不清,幸好碑廊的碑石上同样刻有真迹。如今悬挂在遗址门楣上的牌匾,上书“药洲”、下款“米芾元章题”,屈大均也在《石语》中,认为米芾在九曜石上所提,还有一段在石的左侧,是“时仲、公诩、积中同游,元祐丙寅春初八日题”18 个字,据说是米芾亲拟,但是也给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迷局,也促使药洲的名气,一直延续至今。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进药洲,逛“谜局”,仍然感觉拘谨在九曜石和低山浮水之间,加上石桥弯曲布局,有一种九曲风水之感,让人迷惑。据说关于上书“药洲”、下款“米芾元章题”一事也有九曲连环,清朝的两广总督阮元比较“清醒”,站在“九”之外,认为不是米芾所提。

         对于米芾提“药洲”来说,清代广东学者们艳称的“米题药洲石”。著名书画家翁方纲早闻米芾在九曜石题书,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任广东学政,历三任八年,前 4 年曾遍寻九曜石仍未获“米石”。直到第 5 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十月,才偶然发现这“米石”,不知何年被移入广东布政使署东园(今儿童公园)竹林中,已濒湮没。翁氏因此成为发现“米石”行踪的第一人,惊喜中赋《米石歌》以志庆。据他所著《粤东金石略》中说:“米芾题药洲,是二段共一石,药洲正楷二十五字皆米书。”完全肯定这是米芾手书的真迹。布政署拗不过这位金石痴, 将米题石归还。在现在的“药洲遗址”可以见到两块石头都刻有“药洲”二字, 另一块则称为“翁题药洲石”。

“米题药洲石”究竟是否为米氏真迹,这在清代有争议。阮元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对米芾素有研究的翁方纲则坚持是真迹, 理由是从元丰到元祐年间, 米芾曾多次到过广东的英德和广州等地, 并且还为广州的光孝寺题过“三宝佛”匾额 (见《光孝寺志》) 等,所以他为“药洲”这一当时著名的旅游景点题字是情理中事。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及后嘉庆二十二年(1817 年)任两广总督的阮元,历来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奏请皇上“钦准”重修《广东通志》,亲亲任总裁。在搜罗翁著《粤东金石略》分年代入编时,阮元却加按语:“米黻题药洲字,不著年月”;“翁方纲《米海岳年谱》,误连时仲等题字读之,定为元祐(丙寅)元年”。这按语的意思是说:“药洲,米黻元章题”七字是米氏手迹,未注明题书日期;而“时仲、公诩”等 18 个字,则是翁方纲把两人的手迹连在一起,错误定元祐年为米黻题书日期。这样,翁方纲的论断就被阮元否定了。

         在《广东通志·金石略》中,阮氏认为:在宋熙宁八年(1075 年)以前,米元章踪迹在广南(即广东)。熙宁八年以后,元祐三年(1088 年)以前,则在长沙、江淮之间,不可能于元鹪旮从广州题药洲。阮元还在“金石略”中把药洲 25 个字分为两段:将前一段 7 个字划归米芾名义在熙宁末年入编;后一段 18 个字划归时仲等人名义在元祐年入编。这样,翁方纲一说就被腰斩了。计自乾隆年代以来,先后有嘉定钱大昕、常熟翁心存、汉阳叶志诜、乌程周中孚,南海伍崇耀、香港汪宗衍、广州麦华三等一批名流学者,都照阮元一说沿用和认同。甚至赞扬阮元“更正翁氏之误”。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伍崇曜作为十三行巨商伍秉鉴的儿子,在行商的同时,也爱好雕刻、刊录,而且谭莹等名家也服务于他的辑录《粤雅堂丛书》,并堪舆、校订,也可能是翁方纲的纰漏所误。以致后来的年代对“药洲”提法影响,使《广州府志》、《番禺县续志》等都相互参用阮元的意见,有的还说明出处来自阮元“通志”。

         就年代来说,翁方纲也有自己的说法:米著《宝章待访录》与“药洲”题书,虽然同在元祐元年,但时间并不矛盾。他指出:米题“药洲”在是元祐丙寅春初八日题,《宝章待访录》则在是年八月八日,前后相隔有半年之久,因此,有可能南来九曜石题“药洲”在先,北还江淮一带著《宝章待访录》在后,前后连接,并非不能成为事实。

经我重读、考《宝章待访录》,原是米芾历年鉴赏各地名家书画,真本分别记录的一本文集。每题数十字或百字不等,内文并无行止地点可查。这“八月八日”是米芾为文集付印而作序的日期。其作序地点在南或在北,还是在旅途中,则无从考查,也是“谜”。据此,理应不能以两地相隔,难以同年实现为理由,从而否定八月八日,为米芾“药洲”题书的日期。

         翁方纲一说,有嘉庆年间的广东布政使赵慎畛大力支持。还在八千里外函请,寄予北京的翁方纲,而他正在撰书《米题药洲石记》,并为之立碑和题跋,预言此石“足与海岳英光同垂不朽”(海岳是米芾的别号,英光是米芾著《宝晋英光集》的代称)。自南汉始建南宫御苑,历宋、元、明、清、民国,多有英明杰士到“药洲”,或开凿鼎建,或题文留铭,或留下“药洲”提名的九曜石谜局,都成为佳话。更有趣的是,其中有高官政要,有文化巨子,如宋代的周敦颐、米芾、苏轼;元代的吴莱;明代的黄佐;清代的屈大均、翁方纲、、阮元、钱大昕、张之洞,及近代人侯过、黄文宽等,他们大都在药洲留下了足印。据历史记载,清代朝廷以“天子”命排出的状元来药洲担任广东学政使的就有七人之多,他们是康熙年状元邓钟岳、雍正年状元陈悳华、乾隆年状元戴衢亭、乾隆年状元吴鸿、乾隆年状元胡长龄、嘉庆年状元姚文田、咸丰年状元章鋆等,都留下史绩,实可为广州广府文化名城增添了光彩,同时用“诗歌”和石刻“题词”为药洲留下了佳话。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1.7 药洲遗址未来规划走向

        2016 年越秀区政府原计划将庐江书院、药洲遗址、南方剧院做一个三位一体的开发方案,并申请药洲遗址由广东省里面下放到越秀区里管理。目前药洲遗址已下放到市文广新局,但去年的市政府决定将庐江书院做岭南金融博物馆,由市金融局具体负责筹建。2017 年市金融局又提出要将药洲遗址交给他们统一使用,市文广新局也同意了,正在征求越秀区政府意见。目前整体情况如此,比较复杂,未来的规划走向更是没有明确的说明。

2. 存在问题

2.1 大众了解不深

药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在南方戏院北侧,周围为高楼大厦,商业街铺林立,人流拥挤,商业兴旺,但药洲遗址却常常被游人忽视。最主要的原因是药洲遗址是南汉时期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却缺乏管理,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众对其了解不深。当地的旅游杂志,期刊等非常少对其进行过报道和宣传。

2.2 文化底蕴没有达到宣传

药洲遗址是南汉开国皇帝刘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 1600 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后来成为士大夫泛舟放歌,饮殇吟诗的避暑圣地。这一带湖、桥、石、花组成风景绝佳的园林胜地,写下广东古园林史精彩的一章,是广东园林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先人们对大自然移山缩地的向往和体现,是先人们在对自然知识缺乏时期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体现。而这种文化内涵,文化底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与大众而言是很大的损失。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2.3 目前的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药洲遗址目前的管理部门权责不清,政府与文化机构,药洲遗址的管理部门没有很确切的管理权力的规定,到底是越秀区政府下的文广新局,还是即将筹备建立的岭南金融博物馆筹建办,目前可谓是没有明确,从而导致游客,学者等想深入了解药洲遗址时,很难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同时也导致了药洲遗址的文物遗存没有得到很及时的修缮以及活动举办几乎没有。

2.4 规划走向不确定

药洲遗址之前沦为茶叶超市,亭子内都被摆满了茶叶茶具,喧闹嘈杂,而药洲遗址为南汉古典园林,其文化底蕴深厚,为了整理这种乱象,管理方决定闭园修缮,清理牛皮鲜,粉刷药洲遗址的外墙和门廊,在 2016 年 5 月 1 日免费开放。然而,对于这次闭园修缮后,药洲遗址今后的发展却没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划。是保持现状,还是进行扩园,增大面积,建造更大的空间呢?药洲遗址如今去向未定。

Vol.14|| 药洲遗址 : 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2.5 景点单一,吸引力度不够

药洲遗址现园区内有八块形状各异的遗石,仿五代风格的门楼和碑廊,有关药洲九曜石的诗文等几十方碑刻嵌于湖北面新建的碑廊,园内还有 1 棵 200 余年的细叶榕。除此之外,没有更多景点,对于现在喜欢新颖奇特的游客来说,这些景点远远不能够满足。

The Yaozhou Site is located at No. 86, Jiaoyu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ear Xihu Road Community, adjacent to Guangdong Labor Building in the north, South Theater in the south, and Liushuijing Street and Lane in the east. The old city has a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s are distributed around it. Intensive, with commercial buildings (accommodation, catering, department stores, shopping, etc.), residential complex buildings (Xihu Road Community), office buildings (Guangdong Labor Building) and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buildings (South Theater), within a distance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1, 2 It only takes 10 minutes to walk from Exit E of Gongyuanqian Subway Station on Line 1, and it takes only 3 minutes to walk to the nearest Jiaotong Road bus station. The basic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re relatively complete.

The Yaozhou Site is located at No. 86, Jiaoyu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ear Xihu Road Community, adjacent to Guangdong Labor Building in the north, South Theater in the south, and Liushuijing Street and Lane in the east. The old city has a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s are distributed around it. Intensive, with commercial buildings (accommodation, catering, department stores, shopping, etc.), residential complex buildings (Xihu Road Community), office buildings (Guangdong Labor Building) and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buildings (South Theater), within a distance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1, 2 It only takes 10 minutes to walk from Exit E of Gongyuanqian Subway Station on Line 1, and it takes only 3 minutes to walk to the nearest Jiaotong Road bus station. The basic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re relatively complete.

正文完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走访建筑」微信公众号😘
post-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