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据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AIMBE,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官网消息,本年已选举产生了 156 位成员中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Fellow,以赞誉他们在医学与生物工程上取得的杰出成就。


蔡志明(Zhi-Ming Cai),医学博士,办理学博士,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医学部拜访教授,深圳大学卡尔森世界肿瘤中心副主任,深圳大学泌尿生殖研讨所所长,国家泌尿生殖肿瘤中心副主任,国家泌尿外科要点学科带头人,国家当地联合肿瘤工程试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领军人才,鹏城杰出人才,我国生物工程学会组成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肿瘤体系与组成生物学要点试验室主任,美国 NIH 癌症研讨所客座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深圳市医学会会长。
蔡志明教授长时间致力于膀胱癌根底和使用研讨,从科学发现、技术创造到效果转化,做出了立异性和体系性奉献。他发现 8 个染色质重塑基因,论述膀胱癌产生的新机制,被世界威望誉为提醒了肿瘤产生的“染色质重塑 - 肿瘤按捺理论(Remodeling Tumor Suppressor Theory)。使用新发现的高频骤变基因作为膀胱癌尿液确诊的生物标志物。使用新发现的有用靶点或新抗原,制备“工程化”细胞医治中晚期癌症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承当世界和国家级研讨项目 18 项;宣布 SCI 论文 200 余篇,包含在 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Menthod、Nature Biotechnology、Cell 等宣布论文 20 余篇,总影响因子 1257 分,他引 10797 多次;培养研讨生 110 多名。获国家、省、市科技效果奖 18 项,创造专利 10 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异院长、深圳市科技奖“市长奖”等荣誉。
曹雪涛 ,男,汉族,1964 年 7 月 19 日生,山东省济南市人,我国工程院院士,免疫学专家, 首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根底研讨、肿瘤免疫医治使用研讨。
1981-1990 年,先后取得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学士、博士学位;
1990-2000 年,博士结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教授、根底部免疫学教研室主任;
2000-2004 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讨所所长、免疫学教研室主任;2004-2010 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2005 年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同年中选我国工程院院士;
2011-2015 年,任我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
2015-2017 年,担任我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2017 年 12 月,任南开大学校长;
2019 年,任天津世界生物医药联合研讨院院长,同年中选世界欧亚科学院院士。

樊春海,1974 年 3 月出生于江苏张家港,生物化学家,我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科学院上海使用物理研讨所研讨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2-2000 年,先后取得南京大学学士、博士学位;
2001-2003 年在圣芭芭拉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讨。
2004 年中选我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 年取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2-2016 年任科技部纳米 973 首席科学家。
2019 年 11 月 22 日中选我国科学院院士。
首要研讨方向为生物传感器、DNA 纳米技术与 DNA 核算和生物光子学。

付小兵,1960.08.14 出生,四川资阳人。1983 年结业于第三军医大学。马德里大学博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教授、伤口外科研讨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 973“伤口和安排修正与再生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异群体负责人,三军“十二五”战伤口严重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时间从事伤口和伤口后的安排修正与再生医学研讨 并取得突出成绩。
1995 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取得者。
2009 年,中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
2012 年被中共中央宣扬部作为严重典型在全国宣扬。荣立一等功。

顾忠泽,1968 年 6 月出生于江苏常州。现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生物电子学国家要点试验室副主任。
1989 年结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1998 年结业于日本东京大学使用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开端任日本神奈川科学院专任研讨员。2003 年 1 月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首要研讨内容有仿生纳米资料,光子晶体,二氧化钛等环境资料,生物传感器及生物资料,高分子资料。

蒋兴宇,2005 年 -2018 年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讨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系主任。
1999 年取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2004 年于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2010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技部“立异人才推动计划”、2019 年获科技部“国家要点研发计划要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届“科学探索奖”。
研讨方向首要包含:微流控芯片和纳米生物医学。

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关注高维数据的智能获取、处理和办理之间的关系及在使用体系中发挥的效果。在工程和核算两个范畴中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梁兴杰,我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讨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取得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讨员,博士生导师。
2000 年在我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讨所,生物大分子国家要点试验室膜分子生物学室取得博士学位。结业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讨院 (NIH) 国家肿瘤研讨所 (NCI) 从事博士后研讨
2004-2006 年连续三年取得美国国立卫生研讨院“优异科研奖”, 2010 取得国务院政府有突出奉献专家(自然科学类),2012 年取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我国药学会青年药物学家奖等奖项。
研讨方向为纳米药物的设计组成、结构优化和功用测定及其临床使用中的生物机制。

卢天健,祖籍福建,1964 年 10 月生于四川。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内超轻多孔范畴领军人物。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院长。现任国家特聘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功用轻量化资料与结构研讨中心开创主任。
1984 年和 1987 年分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硕士,1990 年获香港大学机械工程博士,1995 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使用科学博士。致力于力学、资料学、传热学、声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归纳交叉根底和使用研讨。

欧阳雄伟,1971 年 11 月生。浙江大学医学院 / 浙江大学安排工程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中方)院长;浙江大学安排与再生工程要点中心主任。
1989-1994 湖南医科大学 (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临床医学本科
1994-1999 湖南医科大学榜首附属湘雅医院骨科医生临床骨科学连读博士
1999-2002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安排工程学博士学位
专心于肌腱、软骨安排工程和再生医治。在肌腱、软骨根底研讨和安排工程使用根底研讨方面做了成系列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研讨体系和学术观点。

张先恩,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讨所,研讨员。1982 年结业于湖北大学生物系,1985 年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硕士学位,1995 年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获博士学位,2015 年获加拿大 Alberta 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曾获中科院首届青年科学家奖(1989)、中科院有突出奉献中青年专家(1994)、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等荣誉。
首要研讨方向:生物传感、纳米生物学和细胞分子影像,并用其论述病毒学和肿瘤学科学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