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新居始建于 1890 年,建成于 1894 年,保存下来的修建有 160 余间,修建面积达 6000 平方米。整组修建气势雄伟、特征显着,表现了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填补了我国修建史上的空白。2001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福成长于考虑,勤于笔耕,勇于实践,在内政外交上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为此清廷特赐“钦使第”一座以褒奖其前史功劳。至今,由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蓝底金字“钦使第”一竖匾仍悬挂在薛府将军门门额之上。

钦使第是薛福成在出使英、法、意、比之前,自己亲自设计构画草图,交其长子薛南溟负责制作。薛福成新居钦使第平面布局规整、功能区分严谨,宅院分中、东、西三条轴线,前窄后宽,中轴线上由门厅、轿厅、正厅、后堂、转盘楼、后花园组成;东轴线上由西式弹子房、薛仓厅、对照厅、枇杷园、吟风轩、戏台组成;西轴线由传经楼、西花园、佛堂、杂房组成。中轴线前四进面阔均为九开间,第五进、第六进的转盘楼更是面阔十一开间,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转盘楼,有“中华第一回楼”之称。
远涉重洋的薛福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宅第也呈现出显着的西风东渐的特点,表现在修建风格上的中西合璧。主体修建根本上沿用清代中晚期的规制,细微处的雕琢装修巧夺天工,表现了中式修建工艺的最高水准。转盘楼檐、弹子房等修建则显示出以中式为主,伴有西式做法的时代特征,至于薛汇东住所,则更是根本欧化的巴洛克式洋楼。

薛福成新居是一处庭院式敞开格式的官僚宅第,近代民居修建与江南造园艺术调和结合,中轴线上每进厅堂之间,庭院点缀,景色各异。宅内独立的后花园、西花园廊桥、楼阁、乔柯、山石调和搭配,环境典雅灵秀;东花园的花厅、戏台更是自成院落,为一处难得的看戏观鱼、品茗娱乐之处,其水榭式戏台最具特征,国内稀有。
薛福成新居钦使第规模宏大,内涵深沉,呈现出在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修建风格和合适社会交往的园林式敞开格式,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江南大型官僚宅第,有重要的前史价值、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薛福成在制作他的宅第时,官衔为正三品,赏加二品顶戴,依照朝廷规则,他的住所厅堂面阔不可以超越五开间,但是他的宅第已远远超越了规范。为此薛家在制作宅第时,在最引人注目的轿厅和正厅采用了共同的对剖双排柱把九开间变成相对独立的三个三开间。
正厅则用考究的正六边形蜂窝式砖细墙和已有西方居室装修风格的移门来分隔,这种做法在无锡地区绝无仅有,在全国来说至今也未见过有第二例的报道。正厅是整个宅第中最首要也是最奢华的一个厅堂,它的雕梁画栋保存完整,雕琢精美。依稀可见的飞金灯饰和朱漆彩绘的包袱锦无不显示出奢华气派,正厅的砖雕、木刻之多之精是新居内其它修建无法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