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写于 2017-10-03 [SCITIP 钟楼古村 ]

1. 钟楼概述

       从化钟楼古村位于广州市从化区 神岗镇,是中国传统村落。建筑以钟楼村为中心,范围包括门楼、城墙、护城河,村后险峻的金钟岭(俗称挂金钟)山。金钟岭有“楼上挂钟”之意,故村以山得名钟楼。钟楼村是目前从化保留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是欧阳氏族人在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大宅院建筑,每条巷的两侧是民居,每一路 7 户,前后毗连,共 49 户,每一户的两廊相通对望,小至孩子的照看,大至防落盗贼入屋,均可以很方便地互相照应,一家有难,众人相帮。此为“守望相助”的建筑形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钟楼古村

2. 建村背景

        据欧阳氏后裔欧阳宇团回忆默写出来的《钟楼记》记述,钟楼村建于清朝同治已末年(公元 1862 年)。整个村落依村后挂金钟山而建,座西北向东南。村口有座门楼,开一小拱门,上书“钟楼”二字。

       钟楼欧阳氏系出江西庐陵望族,在南宋淳佑年间,庐陵欧阳氏的后人欧阳谷怡到广州任职,他的曾孙欧阳梦雷在当时仍属于番禺的从化凤院开村。

       清咸丰年间,凤院村的欧阳枢、欧阳载兄弟将父亲欧阳仁山安葬于金钟山,他们在下山途中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在此肇基立业。

       遂先有 凤院,后有钟楼。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钟楼村的始祖欧阳仁山公,以前是住在江浦镇枫院村的,因为那里太杂,后来搬到了东华里的街口。到这里后,祖公看到太太们沉迷赌博,子孙也“拖烂鞋”,决心再找一个好地方。

        据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一个是地理先生。地理先生看到钟楼村后面的一座山(就是现在的“钟楼山”),山脚有一个穴位,形似“楼上吊金钟”,认为是块风水宝地,于是想买下来。

        买了山之后,祖公便开始建村子。建筑材料都是从渤海湾买来,经广州港,运到钟楼村。别人都认为,祖公是在钟楼山的穴位里挖到了“七星伴月”(七块金砖和一块银砖),才这么富有。不到一年,村子就建好了。

        祖公回到街口对她的太太说:“我为你们盖了个大村子,很美丽。”但太太们不愿再搬家。于是祖公想出一个办法。他对太太们说:“明天我带你们去很远的地方玩。”太太一听是出去玩,都很高兴,就坐着轿子,一大早出门了。祖公吩咐轿夫们慢慢走,天黑前到达钟楼村。祖公见太太们外出了,就请人赶紧搬家。在太太们还没有到达钟楼村之前,所有的家具都已搬到了钟楼村。太太们晚上一进睡房,看到镜子和梳子都是自己在街口用过的,都大声哭起来。祖公对她们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很难再回街口了。”大家就这样留下来了。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3. 村落建筑

        村落四围 3 米多高的城墙,4 个主要制高点建 4 个两层高用以放哨、观察敌情的堞垛。城墙外围是宽 2 米多、深 3 米多的护城河。护城河从村前划一而过,绕到村侧,顺山势而上,直至山顶,既可防护排洪,又把村落与四周分开。村落左后角有五层高的炮楼,四五层四面墙开狭小工字形和圆形枪眼,与四个堞垛遥相呼应。这些壁垒森严的城墙、护城河、炮楼,在动乱岁月可保证全村避免土匪的袭击。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1)欧阳仁山公祠

        钟楼村以欧阳仁山公祠为中轴线。公祠是建村者欧阳枢与欧阳载兄弟为纪念父亲欧阳仁山而建的,占地面积 2500 多平方米,是目前从化发现规模最大的祠堂。砖木石结构,硬山顶式,共有 99 个门口,取“九九归一”之意。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公祠左 4 巷右 3 巷,每个巷口另有门楼,上有巷名。过门楼,巷中间是一条花岗岩砌边、青砖铺底的排水渠,依地势步步而上。巷两侧是三间两廊的民居,每排 7 户,每户两廊相通对望。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2)炮楼→梁镰芝工作室

        钟楼古村有一座炮楼,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高建筑。在日本侵华的战乱年代,炮楼的西角曾被大炮摧毁了一小部分,所幸造楼时比较讲究,只伤皮肉,未动筋骨。或许是因为“命不该绝”,炮手在瞄准时因毫厘偏差,才得以保存下了从化三宝之一——钟楼炮楼。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炮楼在古时是保护全村人员生命的心脏地带。由于设计的巧妙,古时候在村子穿梭,无论是横着走还是竖着走,都能绕到炮楼,因此在防御土匪和日侵敌军的时候,炮楼是全村唯一的依靠。厚重的大铁门一关,子弹打不进,烈火烧不烂。村民取了水,屯了粮食,一个星期可以不出来。厚实而又坚固的墙体让敌人无从下手,居高临下的射击也让敌军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基本没有发生过多少不测之意外。仅有一次因逆子通奸而蒙受财产损失。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在 2011 年前,已经有几个房地产开发商想整体拿下钟楼古村,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谈妥。由于机缘,一位来自广美的艺术家梁镰芝先生很快便谈妥租赁合同,开始了自费维修古村里最高的那栋炮楼,以此作为他艺术创作的安静之地。

        炮楼高 20 米,原有五层楼,在七八十年代遭受破坏,现仅剩三层。经初步维修,大致状态还算保留了下来,在维修时基本都是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现接了水,通了电,有了卫生间,有了简易厨房,墙上挂了我的那些色彩缤纷的油画。室内弥漫着交响乐的旋律,空气中飘散着几缕铁观音的清香,偶尔还有浓烈的咖啡香气,与颜料搅和成一团。

        在 2016 年初,梁镰芝先生开始思考炮楼的归属,并着手筹备对炮楼工作室进行改建。

        钟楼古村片区是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准开放的主体建筑物“炮楼”现有三层,带有一个院子,签了 10 年合约,在 2011-2015 期间,他累计共投入接近 17 万进行维修,现炮楼已经能正常使用,各项设施基本齐全。但他希望能将原本不对外开放的炮楼工作室以后可以转变为对公益组织以及艺术文化类的人群开放的公共空间。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3)民居

        民居的布局则为三间两廊,民居的一门、一墙、一趟栊,都凝聚着当年人为“防卫”费煞的苦心和智慧。民宅的墙有三层,夹在内外两层的中间层,是不规则的废砖,盗贼根本不可能撬墙而入。从化的古民居里都没有窗户,只有门和墙,家里惟一的采光口只有屋顶一块不到 20 厘米宽的明瓦,阳光从那小小的瓦片洒漏下来,很有韵味。这样的设计,一是用于防盗;二是房间阴凉的需要。有趣的是:当地的村民都能告诉你一个关于他们的祖先“计划生育”的故事:钟楼村的祖宗欧阳氏,在建祠堂时共建了 99 个门,并告诉后代,村中男丁的数量绝不能超过门的数量,否则就有人不能自立门户了。所以到现在,钟楼古村的男丁再没有超过 99 个。

        钟楼村除村前的池塘和一个堞垛因修公路填埋、拆除外,其它保存基本完好。近年来,村民们在旧村落四周盖房,旧房内仅剩下几户人家。有了新居,村民并不拆掉老房子。“这是祖上留下的规矩,大概担心子孙以后穷的话,仍可有祖屋落脚吧。”一村民说。

4. 科学完整的排水系统

       钟楼村依山而建,每一条巷径中间均开辟有一条笔直的排水沟,从后山依地势步步而下,做工严谨。围村外围设有环形渠,与巷道中央的排水渠相连,山水与雨水会聚集到村前低洼处的明渠,最终汇入护村河。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Vol.8|| 钟楼古村 : 岭南古村排水工程教科书
😳

Conghua Bell Tower Ancient Village is located in Shengang Town, Conghu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I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 The building is centered on Zhonglou Village, including gate towers, city walls, moats, and the steep Jinzhongling (commonly known as Hanging Jinzhong) mountain behind the village. Jinzhongling has the meaning of “hanging a clock upstairs”, so the village is named Bell Tower after the mountain. Bell Tower Village is one of the most well-preserved ancient villages in Conghua. It is a large house built by the Ouyang clan during the Xianfe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re are dwellings on both sides of each lane, and there are 7 households on each road. The two corridors of each household are connected and look at each other. From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to preventing thieves from entering the house, they can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very conveniently. When a family is in trouble, everyone helps each other. This is the architectural form of “watching and helping each other”, which is unique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Bell Tower Ancient Village area is the first batch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Guangzhou. As the quasi-open main building, the “Ballery” has three floors and a yard. He signed a 10-year contrac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015, he has invested a total of nearly 170,000 yuan in maintenance. Now the blockhouse can be used normally. The facilities are basically complete. But he hopes to transform the Paolou Studio, which was originally closed to the public, into a public space open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art and cultural groups.

正文完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走访建筑」微信公众号😘
post-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