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 2017-08-01 [SCITIP 西村 ]
1. 概述西村
封开县 河儿口镇 西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唐朝中期称长乐,历史上还设立过邻、里、村等建制。西村是唐宣宗笔下的“南方远地”;是唐懿宗敕字“文德”的家乡。至今遗存有千年城堡、唐宋古井、明朝长乐里牌坊、清朝民居等。
西村现有水田 8000 多亩,农户 208 家,总人口 979 人。近十余年来,读上大学的就有 30 多个。据统计,西村是河儿口镇、渔涝镇村中出大学生是最多的。
2. 村名由来
据《莫灼华》族谱记述,1800 多年前的唐宪宗年间,入粤太始祖为莫辅廷和其父莫建苍,到封开为官的太祖是莫让仁,此时,西村一带称长乐。
莫让仁定居长乐后,长乐已有李、张、严、白、杨五姓人家居住,根据当时 10 户为邻、15 户为里的划分,长乐又称为长乐里。
长乐从原址西村中轴线的石头仔垌 (即今渔涝河上游一带) 划分村落,把现在的西村划作“西城村”。
在唐末莫宣卿中状元后的唐咸通年间,西城村又改称为“西村坊”。
宋朝以后简称为“西村”,即全称为封川文德乡长乐里西村,后来几经变迁,县、乡名已变化,只保留“西村”至今。现在又称“状元村”。
3. 主要文物
3.1 状元祠(大梁宫)
状元祠坐落在西村民居前,气势非凡,幽雅别致。
唐末,这里是“南山飞凤”之地,传说,西村当时未有状元祠,只有乡贤祠,而最早的状元祠应是如今的“大梁宫”,是由梁姓族人兴建的,梁姓与莫姓有姻缘关系,即莫宣卿的恩师梁明甫是莫宣卿的舅舅,在莫宣卿中状元后,梁明甫便筹资兴建,称为“岭南第一状元宫”。后几经变化,成了随喜设置的私塾,后成为供奉天神梁太尉的宫庙。
唐末咸通十一年 (公元 871 年) 封州刺史李邦昌表书懿宗皇帝,奏浩莫宣卿谥为“孝肃”,乡族才将乡贤祠改为状元祠。清代重修,光绪甲申年三月十四日,祠移至今西村良种场位置。《封川县志》载:封川状元祠“在文德乡长乐里 (今西村一带) 祀唐状元莫宣卿。”由两柱雕龙冲天式单檐组成的清彩绘顶,巍巍状观,有大殿三间,大门上方中间竖匾额题有乾隆手迹的“孝肃状元”四个大字,祠内珍贵古物繁多,香火鼎盛。上世纪 50 年代末,许多庙宇被毁,状元祠也不例外,祠中宝物或被熔铁,或被烧毁,或被挪作他用,散失严重。
1996 年,移至此地重建状元祠,1997 年 12 月 19 日竣工,占地面积 1090 平方米,座西北向东南,用现代砖木构筑,建筑风格仿效唐代时的原貌,过厅式结构,连进三座。门廊两柱金漆雕龙盘桓,人称“龙柱”,门前一对石狮,左踏幼狮,右踩银宝,栩栩如生。
一座文祠与民宅交相耀映,烘托出西村胜境的古朴典雅。状元祠一直是历代莫氏后裔望祠祀祖的地方,也是历朝不少地方官上香朝拜的场所。唐刺史白鸿儒于此观莫宣卿诗卷,兴叹“如真金美玉,不落形迹,如化工生物,不事妆点,而生气宛然如在也”;宋进士莫天佑发出“凤昔临封一僻隅,先生特起扫云衢”之感触;明知县方尚祖也有“平桥横跨祠前锁,四野流霞万树霜”的概叹;清仪光中情难自禁:“大魁公肇始,文德此事新。”
3.2 状元匾
状元祠内现存有“孝肃状元”石刻两块,记述为清乾隆四年雕刻阳文,一块竖匾镶在祠门上方,高 1.5 米,宽 80 公分,花纹雕边。另一块在祠内三进莫宣卿像后为横匾。刻字清晰可见,花纹玲珑。“考肃状元”石竖匾高悬门顶,此匾是镇祠之宝,是西村遗存的皇帝手迹。
3.3 状元像
状元祠殿堂设莫宣卿坐像,由名师用樟木雕刻,涂金粉妆身,高 1.8 米,座高 40 公分。在 2005 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开光揭幕,数千人踊跃祭拜。像后是石雕的横匾额“孝肃状元”,像前是一方案台,摆设文房四宝,象征着状元当年的“勤耕苦读”。
3.4 读书堂
《封川县志》记载,莫宣卿读书堂,在麒麟山下。西村原有莲花堂、关帝庙,历史上曾香火旺盛。
1.3.5 古民宅
西村民居既相连又相隔,方方正正,用小巷区分,横纵平直,很有西安建筑特色。人称“乡村小西安。”
3.6 状元坊
旧县志记述,状元坊在封川县前街,清隆庆四年知县朱武为状元莫宣卿建。西村明清时有状元坊和长乐里坊已毁,仅存坊塾。
3.7 状元墓
《封川县志》载,莫宣卿墓在县北百十里文德乡锣鼓岗,碑石尚存。即现河儿口镇新街邻侧。墓大开阔,坐东向西,环境幽深,通墓处路口有莫宣卿墓之牌坊。
4. 西村八景
雄祠朝晖
“初开混沌处,古祠映朝晖。诗笔本无敌,西村香火迷。”旭日东升,与状元祠相晖映,景色在清晨淡雾中烟霞与香火迥异。
笔架莲花
“屏开青嶂列,花发醉荷风。半日清闲梦,笔架山水中。”与村相对的山峰似五朵莲花盛开,传说是五龙的化身,山形起伏如案台笔架,另有意境。
麒麟含珠
“夕阳天际坠,山影俱崔嵬;仙犬时闻吠,麒麟口欲开。”落日如丹珠,正好降落在麒麟山顶,远远看去,庞大的山影与雾霭染得殷红的夕阳形成十分壮观的画面。
南山飞凤
“松深鹤未见,嚣远自风清;浅草带烟碧,南山有凤鸣。”村倚之山远看如一彩凤欲飞,林木苍翠,山谷幽深,松涛鸟鸣,使人忘却尘世的喧嚣。相传,“飞凤下山,为西村莫姓始祖”。
古居遗迹
清乾隆年间建有堂皇壮观的 12 座古建筑,一场大火烧毁十座,现仅存 2 座,保存完美,四壁新净,壁画雕塑、飞檐斗梁色彩如初,令人难以想象历经多年风雨,仍沧桑得如此轩昂,有诗云:“村中一亩地,祖建镇中位,华丽十二座,一毁尚余二。”
唐井幽韵
古时传说龙脉于此,人称井为“脉源”,后莫宣卿中状元,念其年少时常在井边洗砚,又称“墨泉”,再改称“状元井”。天然石灰岩凿成,四季水如琼浆,色为青中显蓝。后遭贼人毁坏,现存遣迹。诗曰:“地无乳虎气,井有老龙蟠;光涵遗韵在,移向此中看。”
长乐古堡
西村地处长乐古址,乾隆年间此地筑有城堡、城墙、长乐里牌坊,属地繁华,现仍保存着遗迹,逶迤而行,方知村落古深深几许。有诗道:“千寻积石长,遗构城堡墙,形势留残壁,古村劫后霜。”
状元林翠
村后有花卉草木公园,占地十余亩,种植有各种树木,是村里专门为考上大专院校的人设置的植树园,“状元”在此植树一棵,刻碑一块,大有状元遗风之盛。有诗赞道:“天碧晓云轻,翠林开胜景;烟霞凭领取,到此逸奇情。
5. 民俗节日
6. 历史名人: 莫宣卿, 岭南第一状元
莫宣卿(834-868),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岭南第一状元。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 834 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今广东封开县)。两广的第一个状元,也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高中时只有 17 岁。莫宣卿墓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锣鼓岗上。
根据莫氏族谱记载,其父莫让仁早逝,莫宣卿是遗腹子,莫宣卿为遗腹子,母亲梁氏因家境困难,遂改嫁开建县金楼村(今南丰镇金楼村)莫及芝,随继父生活。
继父莫及芝乐善好施,家境富裕,年幼入学堂读书。
一次受群童欺侮他愤然在沙中写诗一:”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佑圣君。(前面句载《全唐诗》,后两句载《开建县志》)。莫宣卿稍大入乡校,就读于名师梁明甫。十二岁举秀才,后在麒麟山侧建一书屋,刻苦改读。诗《答问读书居》云:”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见《全唐诗》十七册)。
相传莫宣卿七岁时已能吟诗作赋,十二岁参加州试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 851 年),十七岁的莫宣卿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有一首《及第自咏》云:” 羽翼高飞到碧霄,鹏程万里岂知遥。才吞王母千年药,便夺龙头第一标。脚下云霞随地起,眼前尘土霎时销。万金书寄南归雁,三级天门已一跳。” 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
莫宣卿中状元后,出任翰林院修撰,赐内阁中书大学士。莫宣卿思念生母,上表陈情,请求出任南方地方官。宣宗封其为台州别驾,莫宣卿离京时众官相送。
同榜进士柳珪赠诗一首:《送莫仲节状元归省》。诗:” 青骢聚送谪仙人,南国荣亲不及君。椰子味从今日近鹧鸪声向旧山闻。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马时侵五岭云。想到故乡应腊过,药囗犹有异花薰。”(见《全唐诗》十七册)。
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后安葬于封州文德乡锣鼓岗(今河儿口镇)。莫宣卿墓今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奏唐懿宗,敕封莫宣卿为正奏状元,谥孝肃。
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 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为后人所尊崇。
7. 莫宣卿作品选
《赋得水怀珠》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及第自咏》羽翼高飞到碧霄,鹏程万里岂知遥。才吞王母千年药,便夺龙头第一标。脚下云霞随地起,眼前尘土霎时消。万金书寄南飞雁,三级天门已一跳。
《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建礼俨朝冠,重门耿夜阑。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候晓车舆合,凌霜剑佩寒。星河犹皎皎,银箭尚珊珊。杳霭祥光起,霏微瑞气攒。忻逢圣明代,长愿接鹓鸾。
《赠西山草堂道人》学道仙翁构草亭,羞沾青紫履玉庭。天晴闲看山铺尽,夜静厌闻客犯星。几卷新书题竹壁,一张古瑟挂蓬屏。征鸿不到云林里,月上罗浮醉未醒。
《谒张曲江祠》明明大节重于唐,太息中书位不长。有志格君安社稷,无心爱己计存亡。一轮金鉴千年照,半世良臣万古彰。林甫当年如未相,定教尧舜在明皇。
《登麒麟山顶》气象生奇异,临时此大观。势高千百丈,景有许多端。踏上飞云顶,拨开障雾看。九州如一掬,沧海渺漫漫。
《游片玉书院》源大流宣远,寿绵福益深。妙龄勤职业,秋水接龙吟。
昨天推送了蕨村,也提到是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居,今晚推送的西村,也是莫宣卿的故里。另有本地金楼村也说是状元故居。那么,究竟哪处才是名副其实的状元故居呢?且听下回分解😊
West Village, Heerkou Town, Fengkai Count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In the mid-Tang Dynasty, it was called Changle, and historically, neighborhoods, ri, and villages were established. Xicun is the “far south” described by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 Dynasty; it is the hometown of “Wende” written by Emperor Yizong of Tang Dynasty. So far, there are thousand-year-old castles, ancient well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hangleli archways in Ming Dynasty, and folk houses in Qing Dynasty.
Yesterday, Fern Village was pushed, and it was also mentioned that it was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Mo Xuanqing, the number one scholar in Lingnan. The West Village that was pushed tonight is also the hometown of Mo Xuanqing. In addition, the local Jinlou Village is also said to be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the number one scholar. So, where is the veritable former residence of the number one scholar? Let’s listen to the next chapter
The fairy who learned Taoism built a grass pavilion, and was ashamed to be blue and purple and walked on the jade court.
When the sky is fine, you can see the mountains and shops are exhausted, and when you are quiet at night, you are tired of hearing the guests and stars.
Several volumes of new books are inscribed on the bamboo wall, and an ancient se is hung on the canopy screen.
When Zhenghong didn’t reach the cloud forest, Luo Fu was still drunk on the moon.